孕产妇免费接送电话: 0710-3800777

 
 
您的位置: 首页 健康教育 科普知识
宝宝异物卡喉,黄金急救4分钟家长该怎么做
发布时间:2023-02-21    浏览量:5883次  


 

儿童气道异物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,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,且1—2岁幼儿为发病高峰,男童多见。研究表明因气道异物发生呼吸道阻塞的发生率为0.66/100 000,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。

为什么3岁内的儿童,容易发生异物吸入呢?这是因为儿童视觉发育不成熟,感知事物最敏感的就是他的嘴巴了。通过嘴巴,感知这个物体,同时也了解了自己嘴巴的功能。等他完全发展和健全了对口腔认知后,兴趣会转移到小手,就不再什么都往嘴里放了。

气道误吸后,孩子会出现哪些特征性症状

大的异物把气道完全堵塞,孩子马上会出现不能呼吸、不能发声,接着面部青紫、烦躁不安,然后大脑会严重缺氧,意识丧失,心跳很快随之停止,情况非常危急。

小的异物进入气道以后,孩子会马上出现剧烈呛咳、面色潮红,呼吸困难等,异物可能会因为剧烈咳嗽而被冲击出来,也可能冲击不出来,堵住呼吸道,导致孩子呼吸停止,心跳停止。

 

出现气道完全梗阻无论是送往医院,还是等候急救医生的到来,一般都来不及,这时候家长掌握婴幼儿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,尤为重要。把握住急救黄金4分钟,是非常关键的。在紧急时刻,海姆立克急救法能救命。

 

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

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,在高声呼救的同时,施救者将患儿骑胯,俯卧于其中一只胳臂上,头低于躯干,手握住其下颌,固定头部,施救者取坐位,此胳臂放在大腿上,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置于患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,用力向下冲击性的拍5下,如果异物没有冲出,将孩子翻过来,在心脏按压的位置(双乳连线之间的胸骨中央部位)按压5次,每秒1次,按压深度为4cm(这需要家长用力)。如果异物没有冲出,反复以上步骤,以上两个动作可最多重复5次。直到异物排出或失去意识(此时心肺复苏)。

 

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,家长跪蹲或站立在孩子的身后,双手环抱孩子,一手握拳,虎口贴在孩子剑突下,肚脐之上的腹部中央位置,另外一手握住该手,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,使握拳的虎口向患者腹部内上方猛烈回收(位置手法常用“剪刀、石头、布”来形容,剪刀:位置在脐上两横指,石头:一手握拳,布:另一只手包裹拳头做快速冲击动作)。直到异物排出或失去意识。

 

海姆立克急救法手法虽然有效,但也可能产生损伤,如:肋骨骨折、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。急救后无论是否有异物排出,都要送医院进一步救治。

 

这些错误做法要避免:呛咳时拍背,会让异物更容易进入气道;用手指抠抓,极有可能让异物进入更深,造成梗阻;异物吸入时不可将儿童倒挂拍背,容易损伤脊柱等。

 

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孩子误吸

1.3岁以内幼儿不要吃花生、瓜子、蚕豆等不易咬嚼的块状食物;5岁以下孩子不要吃泡泡糖和体积较小的果冻等食物。

2.进食或口中含有东西时,不要说话、大哭、大笑或玩耍。

3.教育孩子不要将小物件含在口内玩。

4.儿童玩具不要带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。

5.发现孩子口内有异物后,家长应劝说或诱导其吐出来,切不可急于从其口内挖取或打骂。